Search

「當我的國家陷入困難,我願以具體行動幫助她」

基於這樣的信念,雖然上午媒體大幅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「當我的國家陷入困難,我願以具體行動幫助她」

基於這樣的信念,雖然上午媒體大幅報導施打高端疫苗後的負面新聞,我下午還是如期赴約,接種疫苗。

我出生於1987年,今年34歲,沒有任何特殊身份,正好屬於近日媒體不斷報導「排不到疫苗的年輕人」。

但我深知,讓年長者先打疫苗,是為防範大量重症及死亡案例讓醫療崩潰,世界各國都如此排序,有堅實的公衛理由。

為了讓有限的疫苗發揮對社會最大的效益,讓高危險群先打疫苗,我沒有怨言。

早在很多人還在嫌棄AZ爛的時候,我就公開提倡「輪到你,就去打」。

並不是盲目相信政府,而是相信臺灣的醫藥專業社群百年來累積的實力。

後來事實證明,三月、四月願意率先施打AZ的人,確實取得早打疫苗的好處。

近百年來,臺灣的醫藥、公衛水準,是亞洲名列前茅。

個別專家或許會犯錯,但絕大多數的專家,會本於專業與良心,做出對大眾最好的集體決定。

因此我願意信任通過政府審查的疫苗,有基本的安全性、有效性保障。

上週三指揮中心開放35-20歲預約疫苗,是我首次有資格預約。

我第一時間就落實自己的主張,上網預約打到疫苗。

我知道,許多人對國產疫苗有濃厚的懷疑、不信任。

我先講一個故事:

在我出生的1980年代,臺灣正在進行一次大膽的實驗。

當時因外購戰機受阻,為了取得國防自主,政府決定發展IDF(自製防禦戰機)計畫。

從1980年代研發,到1990年代量產,發展IDF的路途充滿險阻,甚至有飛行員為此犧牲寶貴生命。

後來,IDF計畫產出的經國號戰機,和外購的美國F-16、法國幻象,成為臺灣空軍三大主力,讓臺灣的國防不再全然受制於外國軍售。

即使世界局勢改變,外國人都不賣我們,臺灣還有自己一搏的機會。這就是國安產業自主的重要性。

國安關鍵產業發展,向來是冒險、充滿不確定性。在IDF拍板當下與量產早期,沒人能保證是否成功、能不能飛、能不能戰。

但現在我們知道,自製戰機的研發與量產,絕對是有前瞻性的正確決定。

疾病對人類的威脅不亞於戰爭,臺灣人的生命財產安全,豈能全然交付在外國政府、外國大藥廠手上?

在我看來,國產COVID-19疫苗的研發與量產,就是這個年代的IDF計畫。

臺灣的重大建設,都經歷一段不被祝福、受到質疑的時光。

許多人曾懷疑IDF能不能戰;許多人曾說台北捷運是拼裝車、會火燒車;許多人曾說高鐵是廢鐵。

經歷了許多飛行員的冒險嘗試,經歷許多乘客搭乘,逐漸證明這些建設是有用、安全的,才逐漸消除大眾的質疑。

我無法試飛經國號,來不及成為捷運和高鐵的首批旅客,但我可以成為國產疫苗量產的早期接種者。

所有已被證實安全有效的疫苗,在早期,都需要有人願意率先施打。

若大家有顧慮、不願意打,我願意成為早期接種者之一。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公共服務。

現在的臺灣,是民主自由的國度。任何人都可以懷疑、質疑、指控國產疫苗,這是個人權利與自由。

但任何的質疑、指控,應該基於具體的客觀數據、事實資料,理性討論。

尤其公眾人物更不該以缺乏證據,煽情空泛的陰謀論,製造莫須有的社會分裂與恐慌。

在我閱讀所有公開資料後,我認為高端疫苗的研發、量產、緊急授權,並未脫離醫藥生技的常規。

國產疫苗是國家關鍵戰略產業。當我的國家遇到困難,我願意貢獻微薄力量支持我的國家。

這是我的選擇。

當然我也尊重每個人的選擇。

每個人都有權利在瞭解各種疫苗的利弊得失後,選擇是否接種/接種哪一種疫苗。

要儘早打國產,還是要等外國疫苗,都是個人選擇。

大家應該互相尊重,不應強迫別人打疫苗,也不該阻止別人打疫苗。

防疫是每個人的責任,不論是否接種疫苗,都務必遵循防疫措施。

如果您對打疫苗仍有健康顧慮,請諮詢平常在看的醫師,千萬不要自行依照網路傳言決定。

祝福大家都平安健康!


Tags:

About author
上班時間是臺北市議員。 非上班時間會主持、演講、寫作。 特別有興趣的議題包括: 司法改革、性別平等、轉型正義、國家前途
臺北市議員(大安、文山) 關注司法改革、性別平等、憲政民主。希望能讓台灣的下一代,在團結、平等、自由的國家快樂成長。 活動邀約請來信: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